项目名称:煤化工项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性质:改扩建项目
用 途:申请银行贷款/立项审批/资金申请/征用土地/投融资/产业扶持/上市融资
项目地点:某市区
项目简介:
历史原因,聚丙烯在世界上供不应求,在亚洲,尤其是日本和中国供需矛盾更为突出。联合国公布的数字显示:世界上聚丙烯增加的产量都给亚洲在相当年分内仍不能满足需求。
由于油、气的供需矛盾,近几年来可替代能源的二步法烯烃技术,已取得了长足发展。某国已有以天然气为原料年产16万吨的烯烃大工业装置在正常生产,中国在2008年已开发成功有自我知识产权的年产1.6万吨二步法烯烃工业装置在运。
由于上述背景和条件在中国东西之中的河南省煤都,又有无法利用劣质煤数十亿吨储量的,本装置全部建成后,将年消耗当地原无法利用的劣质煤821.3万吨,每年生产出XXX万吨聚丙烯、XX万吨汽油、年经济利润74亿元。营造出1815个就业岗位。更重要的是缓解中国市场供需矛盾,支持中国经济长期高速发展,为中国乃至世界可替代能源,可持续发展数百年创造出一条可能之路。
本项目新增总投资3025991.47万元,(其中外汇86960.00万美元)。其中:银行贷款1212660万元,贷款利率5.76%;股东出资907797.44万元;合资方出资905534.03万元。建设利息:104773.82万元。
目 录 :
第一章 总 论. 7
第一章 总 论. 7
1.1 概述. 8
1.1.1 项目名称及主办单位. 8
1.1.2 编制依据和原则. 8
1.1.3 项目提出的背景、投资必要性和经济意义. 9
1.1.4 研究范围. 10
1.1.5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表... 13
1.2 研究结论... 15
第二章 市场预测. 15
2.1 产品用途. 16
2.2 世界聚丙烯、汽油的生产情况. 16
2.2.1 原料路线. 16
2.2.2 装置规模. 16
2.2.3 聚丙烯生产能力及分布. 16
2.2.3.2 中国消费及进口情况. 17
2.2.4 中国石油产量和消费情况. 17
2.2.5 市场预测评价. 17
第三章产品方案及生产规模. 18
3.1.1 产品方案. 18
3.1.2 产品质量. 18
第四章化工工艺技术方案. 27
4.1.1 工艺技术方案. 27
4.1.1.1 煤气化工艺技术方案. 27
4.1.1.2 磨煤及干燥技术方案. 31
4.1.1.3 煤粉加压给料技术方案. 32
4.1.1.4 二氧化碳压缩技术方案. 32
4.1.2 工艺流程说明(工艺流程图见附图). 32
4.1.3 主要设备选型. 36
4.1.4 物料平衡. 37
4.1.5 催化剂和化学品消耗. 37
4.1.6 公用工程消耗. 38
4.2.1 变换工序. 38
4.2.1.1 工艺技术方案. 39
4.2.1.2 工序流程说明(工艺流程图见附图). 40
4.2.2.1 工艺技术方案. 41
4.2.2.2 工艺流程说明(工艺流程图见附图). 42
4.2.2.3主要设备选型. 43
4.2.2.5 催化剂和化学晶消耗. 44
4.2.2.6 公用工程消耗. 45
4.2.3.1 工艺技术方案. 45
4.2.3.2 工艺流程说明(工艺流程图见附图) 45
4.2.3.3 主要设备选型. 46
4.2.3.4 公用工程消耗. 46
Φ4654,H=14000 48
4.2.5.1 工艺技术方案. 49
4.2.5.2 工艺流程说明(工艺流程图见附图) 50
4.2.5.3 主要设备选型. 50
4.2.6.1 工艺技术方案. 51
4.2.6.2 工艺流程说明(工艺流程图见附图). 52
4.2.6.3主要设备选型. 53
4.2.7.1 工艺技术方案. 54
4.2.7.2 工艺流程说明(工艺流程图见附图). 55
4.2.7.3 主要设备选型. 55
4.3.1 工艺技术方案. 56
4.3.3主要设备选型. 61
4.3.4 物料平衡. 62
4.3.5 催化剂和化学晶消耗. 62
4.3.6 公用工程消耗. 62
4.4.1 烯烃工艺技术方案. 63
4.4.2 二甲醚工序. 65
4.4.3 丙烯工序. 66
4.4.3.1.1 丙烯合成流程说明. 66
3CH3OCH3→2C3H3+3H2O 67
4.4.3.2.1 丙烯回收工序. 68
4.4.3.2.2 丙烯回收工艺流程图说明(工艺流程图见附图). 68
4.4.3.2.3 丙烯回收及设备造型. 68
4.4.4 聚丙烯工序. 69
第五章 空分装置. 72
5.1 概述. 72
5.2 工艺技术方案. 72
5.2.1 工艺技术方案的选择. 72
5.3 工艺流程说明(工艺流程图见附图). 74
5.4 主要设备选择. 74
5.5 物料平衡. 75
第六章 原料、辅助材料及动力的供应. 77
6.1 原、燃料供应. 77
6.2 水和电力供应. 77
6.3 辅助材料供应. 78
7.1 建厂条件. 79
7.2 厂址方案. 80
第八章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方案. 81
8.1.2 设计标准规范. 81
(2)总图布置. 82
8.1.4工厂运输. 83
(3)公路运输. 84
8.1.5 绿化. 84
8.1.7 远期规划. 84
8.2 给排水. 84
8.2.1 概述. 84
8.2.3 用水量和排水量. 85
8.2.4 给水系统. 86
8.2.5 循环冷却水站. 86
8.2.6除盐水站. 87
8.2.7 排水系统. 88
(1)生产生活污水系统. 88
(2)雨水洁净废水系统. 88
(3)排水泵站. 88
8.2.8 污水处理站. 89
8.2.8.1 污水水量及水质. 89
8.3 供配电. 90
8.3.1 概述. 90
8.3.2 用电负荷及负荷等级. 90
8.3.3 供电电源. 93
(2)内部电源. 93
8.3.4 供电方案. 93
8.3.4.3 无功功率补偿. 94
8.3.5 主要设备选型. 94
8.3.6.2 主要电气材料. 95
8.3.7 电修及定员. 95
8.3.8 主要电气设备材料表. 96
8.4.1 概述. 97
8.4.2 标准、规范. 97
8.4.3 行政电话. 98
8.4.4 调度指令电话站. 98
8.4.5 无线对讲电话. 98
8.4.6 火灾报警系统. 98
8.4.7 界区内的线路. 98
8.4.8 主要电信设备材料表. 98
8.5.1.2供热要求. 99
8.5.2 燃料. 101
8.5.3 热工技术方案. 101
8.5.3.1 装置热负荷及蒸汽平衡. 101
8.5.3.2 系统的组成及说明. 101
(2)燃烧系统. 101
(3)除氧及给水系统. 102
(4)除尘、除灰系统. 102
(6)点火及助燃系统. 102
8.5.4 主要设备选型. 102
8.6 采暖通风及空气调节. 105
8.6.1 原则. 105
8.6.2 采暖设计说明. 106
8.6.3 通风设计说明. 106
8.6.4 空调设计说明. 106
8.7 分析化验. 106
8.7.1 概述. 106
8.7.2 分析室的设置. 106
8.7.3 主要分析项目及分析方法. 107
8.7.4 分析定员. 109
7.7-3 中央化验室仪器配备表. 109
8.8.1 工艺技术方案. 111
8.8.2 工艺流程说明(工艺流程图见附图). 111
8.8.3 主要设备选型. 111
8.8.4 公用工程消耗. 112
8.9 消防. 112
8.9.1 设计依据及标准规范. 112
8.9.2 项目主要火灾危险性物质. 112
(2)建筑. 112
(3)电气. 113
(4)防雷及防静电. 113
(5)自控. 113
8.9.4 消防设施. 113
8.9.5 消防投资估算. 114
8.10 土建. 114
8.10.1 设计原则. 114
8.10.2 建筑设计规定. 115
8.10.2.1 国家规范和标准. 115
8.10.2.2 全国通用标准图集. 116
8.10.3 结构设计规范和标准. 116
8.10.3.1 国家规范和标准. 116
8.10.3.2 全国通用标准图集. 117
8.10.4 建筑设计. 117
8.10.4.1 建、构筑物的布置. 117
8.10.4.2 建筑物层高. 118
8.10.4.3 墙体. 118
8.10.4.4 屋面. 118
8.10.4.5 楼梯. 118
8.10.4.6 楼地面. 118
8.10.4.7 门窗. 118
8.10.4.8 装修. 119
8.10.4.9 防火防爆. 119
8.10.4.10 噪声控制. 119
8.10.5 结构设计. 119
8.11 贮运设施及机械化运输. 119
8.11.1 原、燃料贮运的范围. 120
8.11.2 主要技术方案的确定. 120
8.11.2.1 原、燃料煤贮量的确定. 120
(2)方案二. 120
(3)方案三. 121
(4)方案四. 121
8.11.2.3 贮煤方案. 121
8.11.2.4 加工、输送方案. 122
8.11.2.5 石灰石贮运. 122
8.11.2.6 系统能力及配置. 122
8.11.3 工艺流程简述(工艺流程图见附图). 122
8.11.4 系统控制. 123
8.11.5 主要设备选型. 123
8.11.6 公用工程消耗. 123
8.11.8 采用的标准规范. 124
8.12 冷冻装置. 124
8.12.2工艺流程说明. 125
8.12.3主要设备选型. 125
8.13.1 主要技术方案. 126
8.13.2 工艺流程说明(工艺流程图见附图). 126
8.13.3 工艺设备选型. 127
8.14 自控技术方案. 127
8.14.1 概述. 127
8.14.1.1 研究范围. 127
8.14.1.2 装置特征. 127
8.14.2 自控水平. 127
8.14.2.1 控制方式. 127
8.14.2.2 主要控制方案. 128
(2)紧急停车和安全联锁129
8.14.3 控制室设置. 130
8.14.4 安全技术措施. 130
8.14.5 仪表选型. 130
8.14.5.1 选型原则. 130
8.14.5.2 控制室监控系统. 131
8.14.6 动力供应. 133
8.14.6.1 仪表电源. 133
8.14.6.2 仪表气源. 134
8.15 工艺及供热外管. 134
8.16 仪表空压站. 135
第九章 节能. 137
9.1 概述. 137
9.2 节能措施综述. 137
9.2.1 节能原则. 137
9.2.2 采用的主要节能新工艺新技术. 137
9.3 能耗指标. 139
9.4 能耗分析. 140
第十章 环境保护. 141
10.1 建设地区环境现状. 141
10.1.2 地形地貌. 141
10.1.3 气候条件. 141
10.2.2排放标准. 141
10.3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 142
10.3.2废水. 142
10.3.3废渣. 142
10.3.4 噪声. 147
10.4.1废气污染物治理措施. 147
(2)碎煤仓排放气. 147
(3)石灰石仓排放气. 147
(4)煤粉仓排放气. 147
(5)破碎楼除尘尾气. 147
(6)第一运转站除尘尾气. 148
(7)第二转运站除尘尾气. 148
(8)煤气化气提塔废气. 148
(9)脱硫脱碳尾气. 148
(10)脱硫脱碳富含H2S气. 148
(11)硫回收尾气. 148
(12)合成闪蒸气. 148
(13)精馏不凝气. 148
(14)膜分离尾气. 148
(15)锅炉烟气. 149
10.4.2废水污染物治理措施. 149
10.4.3废渣处理. 149
(2)煤气化废渣. 149
(3)硫回收废催化剂. 149
(4)变换废催化剂. 149
(5)合成废催化剂. 150
10.4.4噪声治理措施. 150
10.5环境监测机构设置. 150
10.6环保投资估算. 150
第十一章 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 151
11.1 设计依据. 151
11.2 设计采用的安全卫生标准. 151
《职业性接触毒性危害程度分级》(GB5044—1985). 151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 151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1992). 151
《建筑防雷设计规范》(2000年版)(GB50057—94). 151
11.3 生产过程中职业危险及危害因素分析. 151
11.3.1 火灾及爆炸危险. 151
11.3.2 有毒有害物质特性. 151
(1)一氧化碳(CO). 152
(2)二氧化碳(CO2). 152
(3)甲醇(CH3OH). 152
(4)氢气(H2). 152
(5)硫化氢(H2S). 152
(6)噪声危害. 152
(7)其它危害. 152
(2)毒性物质危害措施. 153
(3)噪声防治. 153
(4)其它. 153
(5)人身防护措施及安全教育. 153
11.5 劳动安全卫生设施、管理机构. 154
第十二章组织和劳动定员. 155
12.2生产班制. 155
12.3定员. 155
12.4人员来源和培训. 155
12.5 装置定员表. 156
第十三章 项目实施规划. 157
第十四章 投资估算. 159
14.2.1编制依据. 159
(3)设备价格及建安工程费计取. 159
(4)其他费用的计取. 159
14.2.4流动资金估算. 160
14.2.5项目总投资. 160
第十五章 财务评价. 164
15.1 基础数据. 164
〈2〉工资福利. 164
〈3〉折旧及摊销. 165
(4)、销售收入及销售税金. 165
(5)、利润总额及所得税. 165
15.2.3财务生存能力分析. 166
15.3盈亏平衡分析. 166
BEP= *100% 166
15.3.2敏感性分析. 166
15.4评价结论. 166